上周末,微信团队非常罕见地在新浪微博里面做了一次澄清,表明对蘑菇街、美丽说的封杀并不是有所偏私,而是一贯反对过度营销。这句话的背景是,蘑菇街与美丽说在朋友圈内开展的一些营销活动,引导用户转调,而微信也希望别人不要把封杀美丽说与蘑菇街与竞争对手“来往”的出现联系起来。
微信做出封杀蘑菇街、美丽说等营销账号普遍来说是获得赞赏的,因为毕竟人们选择朋友圈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里不像QQ空间一样充满营销、心灵鸡汤等段子。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却应该让开发者感到不满。
加入一个平台的开发者,总希望自己可以获得“公平待遇”,尽管商业上从来就没有公平,但是至少一个足够开放的平台,应该制定足够清晰的规范,以使开发者充分在规范内创造。正如同美丽说、蘑菇街一样,一旦被冠以“过度营销”的头衔封杀,在该平台上所作出的努力很可能前功尽弃。
至于什么才是“过度”,这完全取决于微信运营方的裁决。
这种依赖运营部门去判定的方式坏处数不胜数,譬如说,运营人员很难衡量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内容,我一个朋友在疯狂猜图最火的时段拉黑了十几个人,因为他完全受不了朋友圈被疯狂猜图刷屏。但在同时期,腾讯的高管汤道生却将疯狂猜图作为开放平台一个优秀的开发商例子。
除此之外,腾讯这样的大型企业应该更多避免在内部“设租”,如果相关岗位的运营对别人的收入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这些岗位就可能被开发者公关。最终的后果就是,公关能力差的开发者难以进入平台,而公关能力强的开发者却滥用平台。破坏平台本身“让用户投票”的核心逻辑——阿里巴巴就经常闹出这样的事情来。
腾讯在过去三年中投入了许多市场资源去推动开放平台,但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平台是微信公众平台。回头想想为何如此?因为他的门槛足够低,而且申请非常简单,没有人工审核。这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兴趣,人们迫不及待地入驻平台,甚至催生了“自媒体”这样的文化。
所以,微信平台应该更加开放,如果微信认为过度影响将损害用户价值,应该把“过度”的边界给划定清晰,而将运营裁定的方式去除。